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镇街动态
分享到:
非遗小工匠,资助护成长——西牛镇人才驿站组织开展“雁归”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 2025-07-21 10:23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2025年7月17日下午,西牛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抓紧大学生暑假返乡及毕业季重要时期,结合“雁归”计划,联合镇团委、西牛社区居委、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益心向阳”社会实践队,在西牛社区居委会二楼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小工匠,资助护成长”公益课堂活动。本次活动以非遗文化体验为载体,通过漆扇制作和甲骨文黏土创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传递社会关爱,护航童年成长。  

       活动伊始,“雁归”大学生志愿者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带领小朋友们进入“非遗魔法课堂”。她向孩子们介绍:“漆扇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每一把扇子都像一幅流动的画卷;而甲骨文是我们祖先很早以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生动的讲解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为后续漆扇制作和甲骨文黏土创作环节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非遗工匠图片1.png

活动开场

非遗工匠图片2.png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在漆扇制作环节,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演示了漆扇的制作方法。小朋友们将五彩颜料滴入水中,轻轻搅动形成绚丽的纹路,再将素白扇面缓缓浸入水中,瞬间,颜料如魔法般附着在扇面上,形成独一无二的图案。孩子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非遗工匠图片3.png

      

志愿者们组织小朋友排队做漆扇

       随后的甲骨文黏土创作中,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用彩泥还原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如“月”“鱼”“鸟”等。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将古老的文字与现代创意结合,捏出了一个个生动可爱的“文字小精灵”。

非遗工匠图片4.png

志愿者指导小朋友进行甲骨文黏土创作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体验,更是一次爱心传递。西牛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与“益心向阳”实践队在活动结束后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精美的小礼品,寓意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与支持。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益心向阳”社会实践队的卢美嫦老师为孩子们发放礼物,并鼓励他们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努力学习,快乐成长。  

非遗工匠图片5.png

合影

      此次公益课堂是西牛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通过联合高校实践队,不仅为“雁归”大学生提供了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平台,也让非遗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社区、贴近儿童。

       西牛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未来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链接更多高校和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与关爱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人:张睿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