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镇街动态
分享到:
“百千万工程”三年蝶变,西牛镇这么干!
  • 2025-07-31 10:26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当无人机航拍掠过群山,英德市西牛麻竹笋“补改投”产业园的现代化厂房与万亩竹海相映成趣——多年的一片荒地,如今已成为中国麻竹笋产业的重要阵地,见证了西牛镇从传统农业乡镇向现代化产业强镇的精彩转身。

       作为全省第二批典型镇,西牛镇以农业专业镇建设为主抓手,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三年成绩单”:2023年,西牛镇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024年,西牛麻竹笋产业综合产值率先突破百亿,全镇13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均突破10万元。在产业振兴、环境提升、改革创新的多轮驱动下,西牛镇书写出绿美富强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产业升级

       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跨越

产业园.jpg

英德市西牛麻竹笋“补改投”产业园

       走进热火朝天的产业园建设现场,高耸的塔吊与封顶的厂房见证着产业发展。占地232.36亩的英德市西牛麻竹笋“补改投”产业园是西牛镇产业布局的核心载体,建成后将联动麻竹笋产业实施主体,形成集生产、加工、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2022年以来,西牛镇以工业化思维推动麻竹笋产业全链升级,在平台建设、加工提档、金融赋能、品牌培育等方面多维度发力,推动西牛麻竹笋实现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跨越。

标准化生产车间.png

麻竹笋标准化生产

报道.png

西牛麻竹笋系列报道

       西牛镇依靠多维度发力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加工提档上,全面推动麻竹笋初加工业升级,盘活统筹乡村振兴帮扶资金,打造2个麻竹笋标准化收购点,同时引导老旧加工点完成标准化改造,实现生产环境、设备、工艺全面升级。在金融赋能上,坚持用好清远、英德两级的贷款贴息扶持、产业发展风险补偿资金等政策,建立“保险+信贷”模式,创新研发拳头产品“金竹笋”贷款,为麻竹笋产业群体授信,用好了金融“活水”。在品牌培育上,持续擦亮“西牛麻竹笋”区域品牌,推出“全笋宴”,举办“蔬中珍品 魅力十‘竹’”清远西牛麻竹笋品牌推介暨产销对接会等系列推广活动,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如今,西牛麻竹笋产业已实现“多点开花”:麻竹笋产业先后被各级媒体聚焦报道,深加工点由7家增至14家,收笋点由56个增至80个,带动5700多户2万余人就业,西牛麻竹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

       聚焦镇域提能

       从“旧圩镇”到“新面貌”的蝶变

吊脚楼.jpg

西牛镇连江河吊脚楼景色

       漫步西牛镇沿河步道,119栋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临水而立,与碧波潋滟的连江构成一幅水墨画卷。西牛镇坚持“产业+环境”协同发展,以“麻竹之乡·绿美西牛”为定位,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强弱项、补短板,推动镇村风貌美丽蝶变。

美丽圩镇通道入口、美丽客厅建设情况.jpg

美丽圩镇通道入口、美丽客厅实景

       开展基础设施提质。西牛以典型镇培育为契机,投入2282.79万元实施圩镇“七个一”工程,完成2.6公里道路黑底化工程,对199栋建筑外立面进行升级改造,对300米沿河景观带实施修复,升级改造滨江公园,顺利完成美丽入口通道、示范主街、圩镇客厅等项目建设,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显著增强。

整治前后对比.jpg

整治前后对比

       开展环境整治攻坚。西牛镇印发《“六乱”整治工作方案》,以“党委统筹+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动员各方治理力量投入,同时投入典型镇资金35万元专项资金整治圩镇“三线”乱象,先后开展执法行动1032人次,整改乱摆乱卖196宗,清理乱堆放11处,拆除违规横幅83条,盘活闲置地块增设停车位66个,街道秩序明显优化,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植树.png

组织全民植树活动

       开展绿美生态建设。西牛镇坚持“一盘棋”原则统筹推进,以“竹”为特色,充分利用乡村、墟镇绿化“四旁”“五边”空地,进行见缝插绿,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庭院、“四小园”,实施滨水廊道项目,落实网格化管理,将“门前三包”、“谁种植、谁管护、谁受益”等纳入墟镇赶集课堂,2025年以来,13个村(社区)完成植树数量约7000株,目前全镇麻竹笋种植面积约20.8万亩,实现了以“竹”兴“绿”。

       如今,行走在西牛镇街区,道路宽敞整洁,绿化景观错落有致,曾经的老旧杂乱已不见踪影。老住户丘伯就常常乐呵呵地说:“路宽了,景美了,这出来遛个弯儿都比以前舒心多喽!” 他的话,道出了生活于此的人们最真切的幸福感提升。据了解,西牛镇还将在2024年典型镇“七个一”建设基础上,再投入约1797万元对圩镇及重要沿线人居环境进行升级,加速西牛镇全域风貌提升。

       聚焦改革攻坚

       从“创新探索”到“共富密码”的突破

       创新探索是西牛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密钥,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西牛镇通过整合资金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实施差异项目等方式,提升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

西联村收购点.png

西联村英德市西牛竹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房效果图

       推行抱团式发展。西牛镇积极推行“强村富民公司”模式,由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成立西牛竹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政府指导+村集体控股”运营机制,并在西联村实施西牛麻竹笋标准化收购点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用地约50亩,项目建成后,将持续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辣椒种植.png

花田村大棚樟树港辣椒种植基地

        引导差异化壮大。西牛镇以“一村一策”的差异化发展思路,引导村居因地制宜、盘活资源,提升村集体经济。其中,花田村通过建立“村企合作+农户参与”的运营模式,培养发展45亩大棚樟树港辣椒种植基地,整合开挖了60亩鱼塘,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7万元,有效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共赢。赤米村盘活村内闲置资源,选定已撤销教学功能原赤米小学为试点,通过公开竞价招租方式出租给笋企,每年为村集体创收约5万元。

西牛全景图1.jpg

西牛镇航拍实景

       从产业数据的跃升到镇村面貌的蝶变,再到改革创新的探索,西牛镇以实干诠释了“百千万工程”的深刻内涵。站在“三年初见成效”新起点,西牛镇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迈进。  


       供稿人:郑秋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