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记忆:军旅情牵军民心 在 2025 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大洞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院内暖意融融。一群身着旧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越战老兵代表,怀着对家乡退役军人工作的深厚情谊,将一块镌刻着 “情系老兵,热忱服务”的牌匾郑重送到服务站工作人员手中,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老兵群体的诚挚谢意。这场跨越六十余载的军民鱼水情,在座谈会的欢声笑语中愈发醇厚。

“那时候条件艰苦,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就是要保卫好我们的国家。”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兵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泛黄的老照片在传阅中掀起阵阵感慨,其他老兵也纷纷打开话匣子,讲述着当年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故事,回忆着军营里的点点滴滴。从日常的训练到执行任务时的紧张,从战友间的互帮互助到对家乡的思念,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们对军旅生涯的珍视和对国家的赤诚初心。
一匾深情:见证优抚暖心事
座谈会上,老兵们还你一言我一语,细数着服务站的暖心举措。“春节送春联、端午发粽子,这些细节让我们感觉始终被惦记”;“孙子入伍前,服务站特意上门讲解优待政策,比亲人想得还周到”…… 为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退役军人身边,服务站建立了常态化慰问机制,结合开展志愿活动,让慰问工作更具针对性、持续性和实效性。

据介绍,大洞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近年来持续优化优抚服务,不仅实现了退役军人信息动态管理全覆盖,更建立了“一人一档”的精准帮扶机制。大田村的张叔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2月份我在广州确诊为腰椎椎管狭窄病,一次治疗就花费3万多,各类报销帮扶后个人仍需自付1万5,后续在家治疗每个月医药费还要约400 元……”当时服务站了解到情况后,便第一时间为其整理材料,考虑到张叔家庭人均月收入仅500元,这样的医疗支出让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增加负担,服务站积极申请市级救助资金,最终帮助他获得6000元救助。这笔救助金如同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张叔一家的生活压力,让他能够更安心地接受后续治疗。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截至目前,大洞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已累计申请救助资金23万余元,组织走访慰问30余次,切实为6名困难老兵解决了生活难题。

薪火相传:共谱发展新篇章
牌匾悬挂墙上,与服务站墙上“强国复兴有我”的标语交相辉映。“情系老兵,热忱服务”这八个字,如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提醒着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不忘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初心。老兵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越战精神,为大洞镇 “百千万工程” 建设建言献策;服务站则承诺将以此次赠匾为动力,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红色基因传承等方面推出更多实招硬招,让“情系老兵,热忱服务”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

2025年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大洞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召开“八一”座谈会,邀请了镇政府退役军人老干部、在职退役军人、派出所退役军人、消防专职队退役军人参会。大洞镇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温志涛,党委副书记、镇长巫家稳,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郭应华出席座谈会。
军徽闪耀映初心,峥嵘往事话担当。座谈会上,与老兵们共话军旅岁月、共商发展良策,将赤诚情怀凝聚成推动家乡发展的磅礴力量。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情感的相聚,更是一次初心的接力。大洞镇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让“军爱民”的传统在田埂上延续,让“民拥军”的情谊在街巷间生长,共同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