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边镇流寨社工点在水边社区举办 “竹艺栽绿 多肉传情” 竹筒种植多肉工艺品活动,儿童与社工共同参与,将本土竹资源与可爱多肉结合,亲手打造特色绿植工艺品,在实践中感受竹文化魅力,传递生态与文化交融的生活美学。
活动以回应社区居民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依托水边镇本土竹资源优势,将竹文化传承与手工实践相结合。活动伊始,社工小杨向参与者讲解活动意义:“竹子是咱们家乡的宝,今天咱们用竹筒种多肉,既能学种植技巧,又能懂竹文化,让传统文化‘活’在生活里。” 随后,社工团队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介绍竹筒多肉的制作流程 —— 从竹筒清理、填土铺底,到多肉栽种、铺面装饰,每一步都搭配实操示范,尤其针对儿童群体,社工小美、小艺耐心指导,手把手教孩子们调整多肉摆放角度,打造错落有致的景观。


现场氛围热闹而有序,参与者们专注投入:有的小心将营养土填入竹筒,有的认真挑选形态各异的多肉,有的互相交流装饰创意,原本普通的竹筒和多肉,在大家手中渐渐变成独一无二的工艺品。“原来竹筒还能当花盆,种上多肉真好看,我要把它带回家放在窗台!” 参与活动的儿童小悦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和同伴分享。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让孩子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能培养爱护植物的习惯,很有意义。
活动尾声,社工提醒大家 “少浇水、多晒太阳、常通风” 的养护要点,并组织作品展示环节。看着满场造型可爱的竹筒多肉,社工小美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竹文化的价值,也让社区居民在互动中增进感情,为乡村文化振兴添一份力。”
此次竹筒种植多肉工艺品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掌握了多肉种植与竹艺创作技巧,更以接地气的方式传承了本土竹文化,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讯员:杨振华)
一审一校:党群服务中心
二审二校:胡若思
三审三校:植杰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