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清远市乡村振兴驻石灰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坚持“一户一策”,精准发力,为石灰铺镇两户重点监测户各提供了1.5万元产业发展资助资金,引导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迈出了产业帮扶的坚实步伐。
一户一策,精准滴灌显实效
工作队在深入走访、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为两户家庭量身定制了差异化帮扶方案。
(一)监测户刘某:聚焦养殖,短期见效
新联村监测户刘某家庭情况特殊,负担沉重。全家八口人,老两口年近八十,儿子因故瘫痪卧床,需人照料,三名孙辈仍在求学。家庭重担全落在儿媳梁某一人肩上,她无法外出务工,仅靠务农和零散短工收入,难以支撑家庭巨额开支。
针对刘某家庭劳动力受限的实际情况,工作队与新联村委会反复研判,建议其将1.5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发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项目。该户利用资助款购置了约250只优质母鸡苗及首批饲料,着力发展蛋鸡养殖。该项目旨在通过日常销售鸡蛋获得持续性收入,并计划在春节等消费旺季销售肉鸡,实现“蛋肉双收”。目前,鸡苗长势良好,全家精心管护,对通过自身劳动改善生活充满了期待。

(二)监测户吴某:长短结合,多元布局
美村村监测户吴某家共有四口人,他本人为聋哑人,妻子因腰锥间盘突出劳动能力受限,两名女儿正在攻读大学,教育支出压力较大。鉴于吴某夫妇仍具备一定的种养能力和基础,工作队与美村村委会为其规划了“长短结合、多元经营”的产业发展路径。
该户先行投入4000元,购置了20只公鸡、40只母鸡及初期饲料,发展庭院禽类养殖,兼顾自用与增收。同时,将其余1.1万元资金预留,计划于明年开春后全部投入耕地种植,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这种“养殖+种植”的模式,既规避了单一产业的风险,又盘活了家庭劳动力,确保春夏有收成、秋冬有进账,为这个“大学生家庭”构筑了更为稳固的经济基础。

用心用情,激发内生动力
此次帮扶,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信心与希望的播撒。工作队在资金到位前后全程跟进,提供从技术咨询到市场信息的“保姆式”服务,鼓励农户用勤劳的双手管理好“帮扶田”,守护好“致富苗”,真正变“输血”为“造血”,激活了家庭发展的内生动力。
示范引领,共绘振兴蓝图
两户监测户的成功起步,是工作队精准帮扶工作的生动缩影,也为周边农户发展产业树立了可学可比的榜样。下一步,工作队将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生产难题,确保帮扶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将持续探索和推广行之有效的产业帮扶模式,链接更多资源,带动更多农户融入产业发展大潮,不断壮大镇村特色产业规模,为石灰铺镇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供稿人:李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