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人民政府关于英德市2017年
本级决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10月30日在英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英德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已向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并经审议同意,现2017年本级决算草案已按要求正式编成,并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201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狠抓增收节支,严格规范财政管理,财政预算执行正常,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供了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4,227万元,占调整预算数161,495万元的101.69%,比上年同口径收入152,319万元增加11,908万元,增长7.82%。其中:
1.税收收入完成102,54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101,963万元的100.57%,比上年同口径收入85,225万元增加17,318万元,增长20.32%。
2.非税收入完成61,68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59,532万元的103.61%,比上年同口径收入67,094万元减少5,410万元,下降8.06%。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较快,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5,6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610,373万元的102.5%,比上年完成数586,231万元增支39,389万元,增长6.72%。其中重点支出完成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28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45,217万元的100.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4%,比上年减支1,795万元,下降3.81%。
2.公共安全支出22,88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1,778万元的10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66%,比上年减支2,441万元,下降9.64%。
3.教育支出150,40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142,979万元的105.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4.04%,比上年增支22,404万元,增长17.5%。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17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91,849万元的111.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6.33%,比上年增支5,278万元,增长5.45%。
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0,23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81,436万元的110.8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4.42%,比上年增支7,037万元,增长8.46%。
6.农林水支出93,31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93,093万元的100.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4.92%,比上年增支16,257万元,增长21.1%。
7.交通运输支出25,96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5,984万元的99.9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15%,比上年减支6,605万元,下降20.28%。
8.住房保障支出18,25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5,626万元的71.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92%,比上年增支4,965万元,增长37.36%。
(三)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结转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22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07,417万元,上年决算批复结余29,703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2,70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1万元,调入资金55,686万元,财政总收入659,91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5,620万元,转移性支出13,53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701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32万元,财政总支出644,583万元;总收总支对比,结余15,33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2,014万元,上级补助10,23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1,000万元,上年结余86,418万元,基金总收入209,667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73,800万元,上解支出721万元,调出资金55,686万元,基金总支出130,207万元;基金总收总支对比,结余79,46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1万元,当年没有发生收支,年终结余1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社会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个人缴费收入3,715万元,利息收入442万元,政府补贴收入11,873万元,转移收入7万元,本年收入合计16,037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1,471万元,总收入为37,508万元。
2017年,我市社会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础养老金支出17,762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349万元,丧葬抚恤补助支出281万元,转移支出2万元,本年支出合计18,394万元;社保基金收支对比,本年收不抵支赤字2,35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9,114万元。
五、预算超收及预备费使用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占调整预算数的101.69%,超收2,732万元,按规定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17年,我市预算安排预备费4,000万元,年度预算执行中,实际支出365万元,主要作以下安排:S347线浈阳大桥通道桥加固抢险资金220万元、浛洸镇架桥石枢纽通行桥修补应急处置工程资金114万元、青塘平交口至佳纳厂水毁段修复资金26万元、望埠镇岩口水库溢洪道侧墙渗漏建设工程资金5万元。
六、地方政府债务决算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政府债务限额284,215万元,比上年新增41,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88,703万元,专项债务限额95,512万元。
2017年我市政府债务余额250,843万元,比上年增加32,12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62,048万元,专项债务余额88,795万元。
(二)地方政府债券债务(转贷)收入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收到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41,000万元,全部为新增专项债券。
(三) 地方政府债务还本决算情况
2017年我市地方政府债务还本8,87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6,224万元,专项债务还本2,654万元。
七、2017年财政预算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收入管理,着力提升财政资金统筹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抓收入工作机制,全市“一盘棋”共同抓收入,加强与国地税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跟踪税源变动情况,深化预算执行分析,准确把握收入形势变化,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全面实施“营改增”对我市税收增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存量资金清理机制,加强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对超过两年未使用的上级资金,及时收回财政统筹使用。2017年市财政共清理收回存量资金39,034万元,主要统筹安排用于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以及我市重点项目支出。
三是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17年共获得上级转移支付收入407,417万元;同时为缓解财政资金紧缺的困难,全年共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41,00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重点项目资金的需求。
四是加快投融资机制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PPP模式,加快推动我市“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华侨工业园中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PPP项目,为我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二)提升民生保障,深入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7年,我市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市民生支出累计投入519,50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8%。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教育保障。坚持优先发展公共教育事业,2017年全市教育支出累计投入150,409万元,极大地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有效推动全市教育和谐、均衡、优质发展。
二是坚持共享发展,坚守民生底线。2017年全市底线民生累计投入 42,446万元,有力保障了低保补差、五保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养老保障等底线民生工作。
三是完善工作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2017年全市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累计投入82,643万元,一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打破“以药养医”机制,改变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部分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现镇村卫生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同步提升。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财政支农、惠农,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2017年全市农林水支出累计投入93,319万元,同比增长21.10%,切实推进了精准扶贫、水利设施、村村通饮水工程、农村危房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农业产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公益林补贴等支农惠农工作。
五是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全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累计投入14,772万元,通过完善市区文体设施项目建设、公共文化惠民进村、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等各种形式,推进构建了“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三)落实降税减费,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积极做好营改增政策的落实,确保我市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稳步推进我市全面实施营改增的改革工作,积极主动与税务部门联动沟通,加强研究分析,共同做好全面实施营改增后一系列问题的应对,有力保障了我市全面营改增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降成本行动计划。我市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归集减税降负六类二十一项措施,加大政策性减免范围和力度,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部分非税项目停征免征或降低标准征收,从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并牵头制定了我市降成本行动计划目标和政策措施,为全市企业减费降负,有力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 严控债务风险,努力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一是依法依规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按照财预[2017]50号文和财预[2017]87号文的要求对违规举债及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进行清理和整改。
二是进一步摸清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降低财政运行的风险系数。
三是积极消化存量债务,提前做好2018年置换债券工作。根据省财政厅化解存量债务要求,我市组织所有债务单位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对年末仍未清偿完毕的存量债务,组织债务人、债权人提前签订置换协议,积极申请2018年置换债券予以置换解决。
(五)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一是完善预算编制。逐步落实和完善中期财政预算规划管理,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全面实施项目库管理,将基本支出之外的所有财政项目支出纳入项目库管理,细化到具体可执行项目。
二是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公开。继续完善财政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同时,根据上级财政部门检查发现我市预决算公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查漏补缺,采取措施落实整改,提高预算公开的完整性。
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国库改革工作。一方面将我市预算单位和镇(街)全部纳入国库改革,实现百分之百全覆盖的目标;另一方面实现支付系统与监控系统的“无缝衔接”,进一步确保我市财政资金的安全和规范运行。
2017年,我市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经济形势不理想,财源建设落后,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影响,部分非税项目停征免征或降低标准征收对非税收入影响较大;三是园区税收增长乏力,清华园及英红园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但2017年,园区企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资金运作困难,经济效益欠佳,亏损和下降面较大,税收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四是重点项目推动低于预期及落实税收减负政策导致税收减收。
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发展和改革努力加以解决。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全力以赴做好财政收支工作,为我市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财力支撑。
附件:2017年英德市政府决算公开表
英德市人民政府
2018年9月20日
2017年英德市政府决算公开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