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英德市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英府办〔2020〕5号
各镇人民政府、英城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
《英德市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十五届五十五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27日
英德市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
示范县(市)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深入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我市将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抓手,以推动城乡电子商务发展为主线,以电子商务融合创新为核心,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销对接,探索数据驱动,打造综合示范“升级版”,不断优化电子商务资源配置能力,构建普惠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工业品下乡和农村产品进城畅通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实现应用广泛、保障体系健全、配套服务完善、产业相对集聚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格局,推动英德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进一步挖掘农村电商发展潜力,打造综合示范“升级版”,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深化电商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加强品牌培育,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品控能力,推动电商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地方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农村电商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巩固提升电商扶贫成效。
探索农村现代流通和县域电商发展新模式,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为导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面向“三农”创新大数据、云服务、智慧物流等技术应用,培育辐射带动效应较强的电商产业集聚区,加强创新孵化的引导和接入,总结推广成熟经验,更好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优化的作用,建立政企良性互动机制。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政策引导、服务企业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创建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在重点推进特色农村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努力建设农村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探索符合我市特色的多层次、多模式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有效促进全方位电子商务应用协调发展。
(三)加快发展与规范发展相结合。在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市场监管,规范在线交易行为,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秩序。
(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加快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线上线下并举,拓展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促进电子商务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和典型示范建设,显著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促进扶贫带贫、产销对接、便民消费等成效明显,农村网络零售额、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等指标整体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推动建立健全支撑英德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和推广。优先采取公开招投标、项目申报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重点取得以下六个突破:
(一)电商物流不断完善
实现农村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取得突破,搭建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的物流配送网络,努力实现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化,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农村电商服务企业或电商企业至少1家,且对村级网点提供网络代购、仓储配送、在线支付等基础服务。具备功能相对完善的市级农村电子商务仓储及物流服务设施,物流快递企业的乡镇覆盖率超过80%,且为所有村级电商服务点提供服务,与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资源共享。从市级物流仓储中心到村级网点3天内完成配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实现市、镇、村三级统一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上行物流快递价格低于或与同等区域主流电商平台的价格持平,县域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达10%以上。
(二)电商交易额显著增长
实现农村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取得突破,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30%以上和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5%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在线旅游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网商数量同比增长10%以上。
(三)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实现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应用水平取得突破,示范县(市)村级服务站点行政村的覆盖面广,特别是省定贫困村服务站点做到落得地、能巩固,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行政村宽带(含移动宽带,下同)网络覆盖率70%及以上;电子商务网点行政村覆盖率在50%(含)以上,且各村点开展电商服务(包括代购代销、代存代缴等)金额月均达到2000元以上。加强对村级服务网点布局的整体规划,同一行政村,原则上不超过1家。
(四)建立电子商务发展长效机制
推动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融合,完善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环境,促进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电子商务打造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五)实现电商助力脱贫
制定电商扶贫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引导电商扶贫企业、乡村旅游企业、合作社等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电商培训,推进电商扶贫“1+N”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引导做好创业扶贫。定期对本市电商扶贫信息进行统计,包括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电商培训情况、电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脱贫情况;明显带动贫困户直接和间接开展网络销售数量、金额和增收效果等。
(六)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和电商宣传
整合全市各类电商人才培训力量,扩大电商人才培训生源和覆盖面,建立电商人才培育长效机制;项目实施期内基础普及性培训和增值培训累计3000人次以上。对于贫困人口的培训人次,达到广东省规定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人员的50%及以上(外出务工者除外);为参训学员组织各类型电商用工对接会5场以上,参加对接学员总数不低于300人。带动农村就业和创业,网商数量同比增长10%。
多渠道开展电子商务宣传工作。项目信息要做到公开透明,充分发挥市委宣传部、市新闻信息中心、电视台、网络文化协会等媒体作用,做好各方面监督和信息公开、推送,续写“英德梦园互联网+”第二版和英德电商诗词创作,做好电商扶贫发展模式、典型经验或做法的总结和推广,进一步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宣传力度。
到2021年,电子商务在我市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水平明显提高,电子商务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及发展特色进一步凸显;我市电子商务的人才环境、支撑服务、业态创新、产业链整合以及电子商务产业配套政策基本构建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链完整,电子商务生态圈良性运行。
四、实施内容
完善英德市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培育农村电商品牌和农村电商供应链,促进产销对接,推动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融合,促进我市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电子商务打造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一)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支持建设农村产品(含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民俗等特色产品及服务等)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设施,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支持农村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本地化连锁化的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流通水平、支持建设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行政村物流服务100%覆盖,整合商贸物流、快递资源,开展统仓共配,降低物流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合理规划,在区域节点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发展智慧物流,县域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达10%以上。
建设一套智能化供应链系统和网络销售系统:实现本市乡村供应链的信息化、可视化、标准化、大数据分析,完善本市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升级。
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分级包装中心、网货产品研发中心、农村产品质量检测、实现农村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市场主体培育体系,推动特色农村产品开发、协助企业SC、产品“三品一标”等资质认证,制定营销计划,通过引导传统农村产品企业对接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展专题宣传推介活动、开展博览会、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农村产品流通水平,拓展销售市场。
建设农产品上行本地电商渠道,结合农村服务站,实现农产品上行全渠道高效分销零售体系。依托商贸公司本身的销售终端网络,通过安装订货APP,让城市便利店成为农产品的销售终端,农村商品可以卖到城市居民手中。同时农村服务站及城市便利店可以销售云货架商品。对接社区团购平台促进农产品以预售团购方式卖向城市以及全国。
主要任务:
1.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仓储、物流、产品加工中心)。
(1)第一期,2020年底之前,结合现有仓库资源,在英城、西牛镇各建设1个约5000平方米仓储物流中心,具备电商仓储、商贸仓储、配送车队、快递企业、物流企业、共享办公等业务功能为一体的功能,为本地企业和农户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提供综合性仓储、物流、配送、信息等服务。打通从英德市到乡镇、乡镇到村的物流通道,实现行政村物流服务100%覆盖。整合5家以上年营业额1000万以上的商贸企业入驻仓储物流中心,实现统一仓储,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加快电商规模化发展,综合服务电商化企业营业额达到5-10亿。
第二期,2020—2025年期间(涉及土地指标、征收和招拍挂等具体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处理这些事情),计划由企业投资2个亿,在西牛镇建设100亩至150亩电商智慧物流产业园,服务辐射周边如连州、连南、连山和阳山等清远北部山区市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规模效应。
(2)智能供应链系统要求,打造一套贯通上游农特产品和快消品企业应用的进销存管理、仓储运营企业仓储管理系统、配送运营企业配送管理、本地电商平台、支付分账、终端门店小程序,供应链金融、财税等全链路系统。系统严格按照商务部信息报送要求,按照数据对接规范和技术指导文件与系统做智能对接,每天按照对接报文要求智能推送前一日的数据,保证信息报送准确率。
2.农村产品上行品牌营销与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溯源系统及品牌)。
(1)在全市范围内,培育3个以上特色农产品品牌,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开展资质认证,努力打造有规模上档次、质量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线上线下价格一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型业态,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开设网店、“特产馆”,围绕本地特色农村产品形成的产销一体化农村产品供应链条数2条以上;形成全链条标准化农村产品品种数量2种以上。在全市和乡镇共同拓展300个以上零售终端,实现一般性农产品上行销售2000万以上。协同其他配套服务达成全市农村产品上行,电子商务线上交易额整体提高20%以上,促进农村产品上行。
(2)服务于农产品初加工、分级包装中心。依托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企业、合作社等,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分级包装中心。目的是通过集中包装、分拣,加强产品品质监控,建立溯源体系,突显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为扩大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提供安全保障。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商办),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各相关镇和中标方等]
(二)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支持乡村电商服务体系的建设改造,整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资源,拓展便民生活、代买代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旅游出行等服务功能,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应用。支持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升级,统筹推进品牌、标准、品质控制、金融、物流、培训等服务。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应坚持市场化原则,突出服务,强化可持续运营机制。硬件建设应坚持实用、节约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闲置物业或厂房。
主要任务:
1.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对现有的电商服务站点、合作社进行巩固、改造和提升,实现镇区电商服务100%覆盖,行政村电商服务100%覆盖,省定贫困村电商服务100%覆盖。
(1)通过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实现镇区电商服务100%覆盖,行政村电商服务100%覆盖,省定贫困村电商服务100%覆盖,且各村点开展电商服务(包括代购代销、代存代缴等)金额月均达到2000元以上。
(2)通过集中培训电商人才、协调做好服务站点简约装修、体系化电商系统、物流供应链等配套,对现有的服务站点进行巩固、改造和提升。
2.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升级。
支持乡村电商服务体系的建设改造,整合资源,拓展便民生活、代买代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旅游出行等服务功能,推进智慧乡村应用。支持区域带动明显的西牛电商创业园的电商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统筹推进品牌、标准、品控、金融、物流、培训等服务。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其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
用于支持区域带动明显的西牛电商创业园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对外对内聚合资源,对各服务商进行规范化管理;为创业企业和创业青年提供电商创业技术指导;举办产业对接活动,承接公共服务资源对接活动等。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应坚持市场化原则,突出服务,强化可持续运营机制。硬件建设应坚持实用、节约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闲置物业或厂房。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商办),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市供销社、市市场监管局和中标方等]
(三)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支持对基层干部、合作社员、创业青年、具备条件贫困户等开展农村电商培训。重点强化培训机制,注重服务质量而非数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升美工、产品设计、宣传、营销等实操技能;注重培训后服务而非“一锤子”培训,建立农村电商培训转化机制,加强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的对接,加强创业孵化。如实做好培训记录。
主要任务:
整合市人社、工信、教育、扶贫、妇联、团委等有关部门培训资源,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课程内容,建立以学员反馈评价为基础的监督考核机制,项目实施期内基础普及性培训和增值培训累计3000人次以上。对于贫困人口的培训人次,达到广东省规定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人员的50%及以上(外出务工者除外);为参训学员组织各类型电商用工对接会5场以上,参加对接学员总数不低于300人。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商办),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职校、市妇联、市残联和中标方等]
构建典型引领示范机制
构建典型引领示范机制,支持创建我市电商发展的典型,发挥农村电商服务乡村振兴标杆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新路径,创新电商发展新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我市电商公共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村产品上行,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户的增收,助推脱贫攻坚。
主要任务:
打造电商产业园双创商圈。
(1)坚持抱团发展,发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周边商家(包括龙山庄、凤凰城和国际新城等)从事电子商务、统一简约装修风格,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共同创建电子商务“双创”集聚区,促进政府、企业、协会间联动,共同推动集聚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2)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日常宣传、牌匾制作安装等。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商办)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中标方等]
2.打造县域公共品牌。
通过建设英德区域公用品牌推广体系,支持品牌运营公司、知名传媒开展区域品牌打造以及电商交易中心运营,提升县域特色农村产品品牌影响力;建立智慧县域与全域旅游应用体系,支持智慧县域、智慧旅游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打造英德本土“人才+网红”双培育基地,培育当地网红人才,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配合2019-2020年度内全市组织的品牌、营销活动,提升特色农村产品网络知名度,并促进特色农村产品实现电商销售规模化和生产的标准化,加强本地特色农村产品品控能力建设。
(1)建设英德区域公用品牌推广体系。建设基于英德全市的区域公用品牌的整体性营销推广体系,挖掘英德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打造英德的对外“形象名片”;为英德区域公用品牌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规划英德区域公用品牌的整体发展格局,建立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体系,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监督;为英德特色产品提供品牌孵化打造与营销服务,建立普惠性的英德特色产品品牌推广体系。鉴于全球首款区块链追溯红茶的成果发布,继续结合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到农产品溯源建设中,将区块链技术全面融入到英德农产品质量监督、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用数字技术手段监督、检测、推动、改善英德农村产品的质量与标准,增加数字技术在农村电商领域的应用占比,致力打造农村电商领域的“数字英德”。③巩固“英德特色馆”平台优势,持续将天猫英德红茶原产地官方旗舰店、京东中国特产英德馆、天猫超市英德红茶专区、英德红茶国际交易中心B2B平台等平台发挥其平台的品牌推广、电商销售、社群粉丝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将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九龙豆腐等产业陆续进行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推动英德产业“换挡加速”,在产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潮流和进程中,实现弯道超车。
(2)建立智慧县域与全域旅游应用体系。在与蚂蚁金服智慧县域的整体合作基础上,将英德本地电商服务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农村产品加工企业等,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有关于医疗、社保、电信、金融、旅游等服务功能整合,立足蚂蚁金服(支付宝-城市服务)入口,建设打造“英德智慧县域应用系统”。由此提升城乡之间的联动性和融合性,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便捷性。将“英德红茶互联网文化节”、“英德红茶头采节”、“英德互联网年货节“等活动,结合文旅、农旅、田园综合体开发、红色旅游及研学等,升级成为“产业+互联网+旅游+文化”的全域旅游开发新思路,并在阿里飞猪平台开设英德旅游集中推广平台,在携程、途牛、同程、去哪儿等OTA平台上搭建英德特色旅游频道,把全省最大的县级城市的旅游资源与产业深度融合开发。
(3)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结合英德产业优势与特色优质农村产品,在节假日、展销会、重要涉农活动期间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专门为英德组织搭建优质农产品展销对接活动。大型活动场次不少于2场,中型活动场次不少于5场,小型活动场次若干。
(4)打造英德本土“人才+网红”双培育基地。电商人才方面,要建立符合英德全市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明确培训目标人群(基层干部、合作社员、创业青年、具备条件贫困户等),做好符合不同阶段的培训课程;跟进培训成果,记录培训成效,做好培训反馈;为参训学员组织各类型电商用工对接会5场以上,参加对接学员总人数不低于300人,各类型电商培训人数达到3000人次以上;同时重点做好返乡创业就业青年档案,争做逆城市化的返乡创业就业典型城市。结合英德本地产业特色,主动连接“网红+直播”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建设模式,学习参考汕尾市海丰县“珠宝银饰原产地加工+网红直播基地”的建设模式,建设符合英德本地产业体系的“网红+直播”产业培育基地,优选一批本土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合作,联合孵化培育产业网红,为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九龙豆腐等当地产业及企业直接进行直播带货、品牌传播,专注专业为当地产业及企业代言。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商办),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酒店、民宿、景点和中标方等]
电商助力扶贫。
摸清扶贫底数,理清特色产品,精准电商扶贫,制定电商扶贫方案,建设食用农产品溯源体系,推动贫困村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如茶叶、麻竹笋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1)依托英德特色农业优势,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带动贫困户进入大市场,促进农村产品生产、流通,为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开辟新天地。除了英德红茶、九龙豆腐、西牛的麻竹笋等大宗农村产品外,各乡镇从基础、优势和实际出发,各镇打造1个以上特色农村产品,既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又避免雷同,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如横石水的黑皮蔗、大湾的豆豉、石灰铺的黑皮冬瓜、九龙的腐竹、青塘的米粉以及九龙、黄花、横石塘、石牯塘、望埠、连江口等的乡村旅游特色等。
(2)建设食用农产品溯源体系,通过引导农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联合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车间等,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同时,针对有意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村产品的贫困农户,通过免费培训、个人指导、系统培训等培训方法,使其充分掌握网上销售的方法和技巧,实现网络销售农村产品,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
(3)支持农村产品深加工企业、乡村旅游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实现网上销售扶贫产品,做好农村产品上行(特别是省定贫困村)。
(4)建设线上线下扶贫展览馆,助推消费扶贫。
(5)加强电商扶贫数据统计,定期对我市电商扶贫信息进行统计,包括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电商培训情况、电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脱贫情况等,全面统计电商在带动农产品上行、贫困户增收以及促进当地旅游、文化、就业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成效。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商办)、市统计局、市供销社等]
4.加大电商宣传推介。
整合全市各类电商宣传渠道,政府网站、公众号、宣传单、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电商扶贫、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多渠道开展电子商务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市委宣传部、市新闻信息中心、电视台、网络文化协会等媒体作用,做好各方面信息推送,让农村电商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氛围。
(1)组织人员续写“英德梦园互联网+”第二版。
(2)英德市是“中华诗词之乡”,组织英德诗人开展电商扶贫乡村振兴诗词创作活动等。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商办),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英德诗社等]
5.连樟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
支持连樟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承接公共服务资源对接活动、完善连樟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生活缴费、收发快递、贫困户的农村产品网络销售等运营和便民服务。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商办),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连樟村委等]
五、资金使用计划
英德市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建设资金使用计划(详见附件1)。
六、项目进度安排
(一)启动阶段(2019年6月-12月)
组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指导重点企业、旅游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镇村服务站点等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创建工作,为制定英德市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实施方案打下坚实基础,并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向省、市商务主管部门报送我市实施方案稿预审,待确定后再上市长常务会议通过予以执行。
(二)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
在英德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引导和监督下,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方案内容,按照项目目标的要求,铺开项目的建设工作,分头落实英德市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实施方案的工作内容,统筹做好各项目内容的实施工作。
(三)全面推动(2020年1月-2020年12月)
全面推动我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做细做实,持续完善我市农村电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各项目责任单位在实施的同时一并整理、汇总项目相关资料并提交主管部门,进行项目质量跟踪,为迎接绩效考核做好充分准备。
(四)总结阶段(2020年11月-12月)
全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市组织开展全面检查和验收,同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申报验收,接受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扶贫办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检查验收,发现问题进一步整改,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市电商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做好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作,成立以市长担任组长,相关单位和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电商办)设在市经信局,办公室下设7个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村电商中的引领作用。
(二)做好财政支持保障。英德市财政安排本级电商工作经费和扶持资金,用于扶持我市电商产业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日常运行、扶持、奖励、培训及相关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三)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和旅游等部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监管职能,研究制定农村电子商务监督管理规范。加大对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企业、相关机构的管理,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及时跟进报道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作成效、示范企业和典型人物等,在全市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不断扩大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力。
(五)聘请专家顾问。重视发挥信息服务组织的作用,聘请有项目经验的专家顾问,引进外部力量和成熟经验,拓宽思路,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政策与技术咨询服务,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共同落实、有效实施。
(六)强化协调考核。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定期电商例会制度,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工作会议,分析研究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实际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情况调度汇总,跟踪督查,定期通报,确保电子商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英德市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建设资金使用计划
英德市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建设资金使用计划.doc